来源:行知小学生报·临溪小学版
黄山烧饼又名“蟹壳黄烧饼”、“救驾烧饼”、“黄印烧饼”,是古徽州传统名吃,盛行于现代黄山地区。
“蟹壳黄烧饼”,是因烧饼在炭火烘烤后,形如螃蟹背壳,色如蟹黄,层多而薄,口味香甜辣酥脆,有叶氏词为证:薄如秋月,形似满月,落地珠散玉碎,入口回味无穷。“黄山烧饼圆润而又饱满,细细的芝麻如同星空中的群星点缀在发酵后软软的面饼。闻其香味,直冲人心底而去。忍不住小咬一口,还未用力,就感觉牙齿陷入了一块松软之地,像要与牙齿相融似的。
相传1357年,朱元璋驻军歙南覆船山,这里是三县交界处,是伏羲、女娲、神农的圣地。朱元璋行军打仗时身背的干粮就是这种黄山烧饼。建明称帝后,朱元璋念其就驾护国有功,就顺理成章地将黄山烧饼册封为“救驾烧饼”。黄山烧饼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美味,更加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。据说,最早是一位道士在山上修炼时,无意中发现了这种美味的烧饼,并将其传给了当地的面姓。从此,黄山烧饼便成为了黄山的一道特色美食。
让我们一起来品尝这道美味的黄山烧饼,感受它的香甜,体验它的魅力,传承它的文化。
作者:五(2)班 吴梦蓝
责任编辑:杨梦如